购买房票手段五花八门 ,借名买房风险难控

来源:admin 时间:2017-05-19

投资客买中介,中介搭进一张“房票”,做成一笔生意

 

“我也想买啊,但是买不了怎么办?”戴军(化名)说这是他近半年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,每每向客户推荐房子,都得到这样的敷衍或反驳。戴军是某中介公司业务员,从业近3年了,曾拿过公司的月度销售冠军,手头上有好些个多次找他买房的熟识买家,可前两个月都差点没出单。

 

在他看来,借用他人名义买房并不稀奇,即便之前没有限购令,如2007年那时“全民炒房”的疯狂市场,也听说过拿多个身份证来买房的投资客,而现在,市场成交不够活跃,买房投资都是看长线,做不到两三个月就转手卖出,所以职业投资客基本退场了,还甘冒风险借用他人买房的,反而大多是需要换房的自住型买家,或者刚好已有两套房还有些闲置资金、求买房保值的初级投资客。

 

正因如此,生意难做,戴军说他为了促成交易,上个月就不惜把自己的购房资格都搭进去了。当时是有一套位于蛇口的二手房放盘,卖方因为看中该片区即将开售的某新盘,急着卖掉这套才够资金,所以放盘价比周边那些“高价挂牌”的二手房实在,74平方米的房子总价168万元,算是“诚意想卖”,于是成了该分行着力推荐的房源。戴军也第一时间给自己的熟识买家打了电话,其中,有个曾经过他三次买卖房产的投资型买家余先生表示很有兴趣,称会找到新的名额来买,结果等了两天说“亲朋好友都已经买不了了,能否用你的名字买?”戴军说他当时听了愣了一下,虽然也听同事说过有个别类似案例,但都认为只是个别同行为了促成交易出的点子,没想到这次竟是客户主动提出,他说:“你不怕我拿了房子跑路,我还怕你不供楼害我进银行黑名单呢!

 

暂且搁置此议的戴军,又向其他人推荐了这套房,眼看着客户们要么不感兴趣,要么是想买买不了,也就开始心动余先生的提议,而且急于卖房的业主也立马同意了,于是戴军就自导自演办了一系列的买房手续,同时和实际买家余先生做了公证和补充协议,一套总价168万、月供7000多的房产就落到了他名下,并且正常收取了3%的佣金。他说两人已计划好,估计一旦政策放松市场会反弹,到时将此房产转手卖出,分别赚取增值收益和佣金收入,“反正我最近一两年还没有买房结婚的计划,先赚钱要紧,到我自己买的时候限购令应该早就取消了!

 

中介人员流动大,风险更大

 

太远房地产律师网首席律师靳双权提醒,如此操作还多了一层风险,即因为中介业务人员的工作流动性较大,尤其一些小中介在市场低迷期甚至随时有可能关门倒闭,借用他们的名额购房风险更大,可能以后都联系不上人,而且在二手房较长的交易流程中,若遇卖方违约,必须要由名义买家提起诉讼,若失联了则可能根本启动不了维权程序。此外,名义买家也同样面临若实际买家违约,可能背上官司。

分享到:
上一篇:房屋升值 亲人反目 律师:借名购房合同无效 下一篇:3·15,东莞“美地芳邻”业主吼还我房产证